中心主页>资讯公告>新闻>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周武忠担任主编的《国际设计科学学报(英文版)》创刊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周武忠担任主编的《国际设计科学学报(英文版)》创刊





由国际设计科学学会(ISDS)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设计学院周武忠教授担任主编的《国际设计科学学报(英文版)》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创刊,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science,刊号ISSN: 2789-3804 (Online)、ISSN : 2789-3790(Print),季刊,每季度首月上旬出版。

《国际设计科学学报》是由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主办的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纸质版全彩精印,在线发表于http://www.isds2006.com,免费开放阅读和引用。本刊编辑部设在中国香港,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设立联络处。

诚如主编周武忠教授在发刊词所言:为设计探寻科学,《国际设计科学学报》除了发表art and design的专业文章,将更加关注设计的科学性,以期在艺术与科学之间寻得平衡,促进设计学科可持续发展。

《国际设计科学学报》投稿约定如下:

一、《国际设计科学学报》接受设计学和用其他科学方法研究设计学的原创性英文学术论文,如是关于设计作品的论文,须有深度的理论分析或扎实的田野调查数据。所谓原创,即尚未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过的英文稿件;非英语发表的优秀稿件的英文译文视同首发。

    二、来稿要求具有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和可读性,单篇论文一般在8000-15000字为宜,排版为8-12页,并遵照相关体例格式要求(见后文)。

三、仅接受电子投稿,投稿邮箱为e-mail: isds_offical@163.com 。投稿文本格式请使用WORD2003/2007版本文字处理软件编辑。

四、来稿切勿一稿两投或多投。文稿自收到之日起2个月内,《国际设计科学学报》编辑部发出是否录用通知;逾期请及时通过邮件向编辑部查询。

五、《国际设计科学学报》编辑部将按照规范的程序,聘请有关同行专家评审和编委终审(三审制)。编辑部将根据评审意见公平、公正地决定稿件的取舍。

六、稿件文责自负。《国际设计科学学报》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七、凡投稿者均同意文章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国际设计科学学报》编辑部。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

八、经录用的稿件,本刊不收取发表费,也不支付稿酬。本刊向作者赠送纸质样刊两本和该期电子版(PDF格式)。如需要翻译服务,则收取成本费。

来稿中文体例格式要求:

1.文稿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5个)、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单位、学位、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等)。

2.论文摘要长度一般为200~300字,英文摘要(100~150words)须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3.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每张表格、图均应达到出版质量。

4.文章正文的标题、表格、图、公式以及脚注应分别连续编号。一级标题用编号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一级标题居中,二级左对齐,三级标题左缩进两格。

5.注释与参考文献。

①稿件中凡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引述,在正文中采用括号注(括号注内注明作者、出版年份,书类文献加注页码)与文末列参考文献形式予以说明;正文括号注与文末参考文献必须一一对应。

②引用原文文字过长(一般为三行以上)时,须将整个引文单独成段,并左缩进两个字符。段落字体为5号楷体,不加引号。

③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名(或文章名)、出版地点、出版单位(或期刊名)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外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外文文献中的书名及期刊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内。

④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序号一律采用“①、②、③……”,且采用当页脚注,每页重新编号。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周雪光、赵伟,2009,《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路路主编,2013,《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201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修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华尔德,1996,《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化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人民网,2013,《统计局:基尼系数近年逐步回落》1月19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119/c1004-20255477.html)。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DiPrete, Thomas A. 1981,“Unemployment Over the Life Cycle: Racial Differences and the EffectofChangingEconomic Conditions.”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87(2).

O’Brien, K. J. &Lianjiang Li 2006,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Zuckerman, H. 1988,“Accumulation of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The Theory and ItsIntellectual Biography.”In C. Mongardini & S.Tabboni(eds.),Robert K. Merton and Contemporary Sociology. New York: Trans.Publication.

 

《国际设计科学学报(英文版)》发刊词

 

为设计探索科学

周武忠


伴随“大设计时代”的到来,设计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无处不在。设计已经成为并也将是未来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因此,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予以足够重视。在此设计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与设计界的同行们于四年前一起创立了国际设计科学学会(ISDS),现在又创办了《国际设计科学学报》,应该是设计科学与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设计学是由多个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所组成的学科群,它涵盖了当今所有与艺术相关的设计活动,按照设计学科规律而运行。设计科学不仅包含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内容,更要汲取人文历史的营养,从理性的角度、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去研究设计艺术本身,以便做出更好的设计。无论是《德国工业4.0战略》,还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都把设计业推上了产业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实现这些伟大的目标,不仅需要得到前瞻性设计理论武装和国际水准设计案例滋养的高端设计人才队伍,更需要新的设计思想和不断创新的研究思路。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伟大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必定是伟大的设计思想家”。ISDS将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共同研究设计思维,合作解决设计问题的平台。不仅为设计学研究人员呈现设计学领域极具研究价值的前沿问题,有利于其拓展设计学学术视野、强化设计研究技能与方法,有助于丰富整个设计学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并能够协助一线设计人员吸纳设计思想精髓,运用科学方法完善其设计流程以达到更高的设计效用;还希望为设计学教育工作者提供设计学科发展现状,探索设计学科未来走向,以期有助于高校设计学科体系的优化和重构。

2019年9月21日,我们出席第五届东方设计论坛暨2019东方设计国际研讨会(也是ISDS的第二届年会)的高校设计学者代表,经过热烈讨论和理性思考,就设计学科的认知 、发展、未来和设计学人的共同使命形成共识,发表了《设计科学上海宣言》(见附件),我想这不仅是设计科学研究的行动纲领,也为办好《国际设计科学学报》指明了方向。

热切希望设计界的朋友们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设计科学大厦,加速设计与产品和建成环境创新,为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贡献设计人应有的力量!

 


资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