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与乡村设计
WDCC2024第十届东方设计论坛在上海金山举行
9月28日,以“城乡融合与美丽乡村设计”为主题的第十届东方设计论坛在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4)金山分会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作为WDCC2024的五个设计专业论坛之一,由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国际设计科学学会(美国)上海代表处联合承办,并得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的指导和中共金山区委、金山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金山区政协主席刘豫峰,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金山区副区长蔡宁,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基层工作部部长葛银锋,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张展,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陈怡赟,以及10多所长三角艺术与设计类高校师生代表和国内外乡村设计专家代表、设计领域企业代表,金山区相关部门和各镇(高新区社区)相关代表等160余人参与活动。
金山区政协主席刘豫峰在开幕式上致辞。刘豫峰在致辞中指出,设计作为产业链创新链的重要源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也是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金山作为上海这座“设计之都”的“后花园”,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释放乡村设计“新活力”,充分调动城市资源进入乡村,让创意要素在乡村加速集聚,让创新活力在乡村充分释放,让创造成果在乡村竞相迸发;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新体验”,立足上海特色、金山特点,以消费力与创意力、文化力与设计力的多元碰撞,推动设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新价值”,坚持设计与乡村融合共生的发展路径,系统融合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使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下乡情的都市后花园。
开幕式上,国际设计科学学会(美国)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周之澄博士等六位设计师和美丽乡村建设者代表共同发布《乡村设计上海共识》。金山团区委书记王民民分享了刚刚获得2024上海设计100+大奖的“我为乡村种风景”设计事件案例,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金山区副区长蔡宁、团市委基层工作部部长葛银锋、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陈怡赟、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张展为8位美丽乡村设计专家颁发国际乡村设计师证书,周武忠教授与吕巷镇党委书记朱爱萍为国际乡村设计师俱乐部揭牌,并代表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向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共青团金山区委书记王民民颁发“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这一系列具有国际智慧的美丽乡村设计事件,以及接下来的主题论坛、学术乡村设计对话会等活动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为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设计注入了新的力量。
一、“城乡融合与美丽乡村设计”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由国际设计科学学会(美国)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周之澄博士主持。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导于炜教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庆军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代晓蓉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导程雪松教授,以及加拿大温哥华宝翠花园总园艺师Keith Kennedy(基思.肯尼迪)先后做主题报告。
于炜教授的报告《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以自然界的自相似性、聚居性等基本规律以及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与人类社会聚居模式进行内在逻辑比对研究,对人类聚居基本特点和总体脉络进行宏观分析,归纳解析了人类社会的农耕时代的聚族而居、工信时代的聚利而居和城乡一元生命体三类聚居模式,对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城乡融合发展、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具有重要意义。
陈庆军教授的演讲《时尚乡村:都市与乡土的创意之约》从“乡村何以时尚”入题,立足于国际超大城市的乡村建设经验和上海的都市创意资源,在城乡融合的逻辑框架中,围绕以生态文明强化乡村美学价值、以产业升级延伸乡村美学价值、以数字科技创新乡村美学价值、以系统设计转化乡村美学价值,探讨彰显江南乡村风貌美学、海派乡村品牌美学、时代乡村文化美学的系统设计观。
程雪松教授的演讲《摩登田野:城乡对话中的艺术设计策展》以奉贤区南桥镇举办的“摩登田野”新海派乡村艺术节为样本,探讨在大都市近郊开展艺术设计策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路径和策略,根本目标是挖掘和活化乡村文化资源,促进城乡融合,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构建乡村文化自信。
代晓蓉教授以《非遗南音:数字化剧场创作与赏析》为题作了演讲。她把有着“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之誉的“南音”,与现代的数字技术融合,穿越时空进行文明对话。通过探寻南音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乡村社会中的悠久传承与文化积淀,分析数字技术如何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展示现代艺术创作如何助力非遗音乐在乡村中的活力再现。同时,代教授还介绍了“南音”的数字化尝试过程和成果,让听众领略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基思-肯尼迪先生的报告以《乡村设计对 URI 在中国成功的重要性》为题,在介绍加拿大乡村花园、景观、建筑设计现状、经验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讨论了城乡融合(URI)在中国成功的重要性。他的发言强调了设计在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促进生态保护中的核心作用,认为绿色空间计划是谋求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为与会者展示了国际乡村设计的成功经验。
二、多方专家对话:探讨乡村设计理路
学术乡村设计对话会作为此次金山分会场的重要环节,汇聚了国内外设计专家和学者。对话会上,东华大学博导刘晓东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导杜守帅教授分别围绕“乡村设计与艺术乡建”、“城乡融合与整体设计”两大主题与多位乡村设计领域的资深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乡村设计的多维度实践。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张展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系副主任孔繁强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了乡村振兴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姚子刚、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李攀、上海承乡文旅总经理郑德福则探讨了艺术与设计在乡村社会结构中的介入路径。
金山区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马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赵树望,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冯之煜,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讲师周予希,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宇也就美丽乡村设计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来自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的李攀,深度参与了上海两个示范村的建设工作,她认为,乡村建设的核心是要把尊重农民意愿放到第一位。上海农民城乡两栖的特征明显,他们对乡村建设有着多样化的需求。然而,大部分时候他们对设计相关的议题保持沉默。目前的工作模式往往是“设计师”直接替他们做选择。如何在乡村设计中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让设计成为一个多方的共识,尤其是村集体的共识,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同时,要尊重乡村的实际需求。有一些手法,虽然不符合专家和居民眼中的乡土特色,但成本低、坚固耐用、维护要求也低,更适配乡村的实际情况。乡村建设必须避免过度设计、避免城市化的手法、避免同质化,才能让上海的乡村发展得更好。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副主任马程对城乡融合和乡村建设带来了历史上的南通经验。简单介绍了张謇先生十九世纪末回乡创业的心路历程,总结了其围绕棉花产业构建的城乡绿色产业链与以小镇群为核心的城乡整体空间体系规划。也从整体设计的视角对城乡融合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第一、城乡融合的前提是坚持农业发展,“以农促融”才能保持足够的乡村性;第二,城乡融合的本质是融合人,因而所有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同时,乡村设计师要学习张謇身体力行的品质,深度参与到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当地居民;第三,城乡融合整体设计需要带着世界的眼光,从更宽广的全局视角应对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一场设计与学术的对话为乡村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明确了设计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话,设计界与乡村振兴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解决实际的城乡融合问题,尤其是在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挑战。
三、上海共识发布: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在此次东方设计论坛上,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高级工程师詹运州,加拿大温哥华宝翠花园总园艺师Keith Kennedy,金山区星火村党总支书记奚明芳,金山农民画院院长徐凯,东华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在读研究生邓舒心,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周之澄作为各界代表上台,共同发布《乡村设计上海共识》。全球设计界再度聚焦上海,共同见证了《乡村设计上海共识》的发布。作为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该共识提出了设计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前瞻性理念,呼吁全球设计师通过创新设计赋能乡村建设,唤醒乡村的文化记忆与经济活力。
作为《上海共识》的主笔,周武忠认为,“一名真正关心乡村的设计师,应该对乡村的发展与未来、乡村设计的作用与问题、乡村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这还不够,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谈乡村,乡村振兴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城市,乡村产业的市场也在城市;如何让城市和乡村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设计是最好的桥梁。这就是我们继2020年10月18日发表《乡村设计定山宣言》后,起草《乡村设计上海共识》的初衷。
周武忠指出,虽然城镇化率在不断攀升,但我国仍有大量的人口生活在乡村,农业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即使在上海、东京、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优质的乡村环境依然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稀缺资源与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奢侈品。乡村地区的发展是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政治等多方面的策略,实现乡村发展要素与空间结构的持续整合与优化,进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推动乡村地区的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全要素整体设计。
然而,在现行的设计体系内,为城市服务的设计已经相对完善,而针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乡村设计则显得相对落后。要实现无差别有差异的城乡高度融合的和谐社会,需要城乡交互设计。乡村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构建以农业产业和农耕文化为核心的乡村设计学。设计充当了连接城市与乡村、实现资源共享和发展优势互补的桥梁。
乡村设计学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周武忠呼吁,乡村建设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出台政策,构建乡村设计教育体系。推动乡村设计学的专业建设,循序培养适量“爱农村懂农民精农业”的乡村设计师,建立注册乡村设计师制度,提高设计人员的乡村设计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让乡村成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美丽家园。
上海金山作为全球乡村设计的对话窗口,通过这一共识的发布,彰显了设计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中的核心作用。该共识的发布不仅象征着上海在乡村设计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也表明了上海致力于通过设计创新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深度融合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设计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美学范畴,成为推动乡村社会经济转型和文化复兴的关键力量。
四、国际乡村设计师俱乐部:乡村设计师的黄埔军校
开幕式上,金山团区委书记王民民带来的上海设计100+“我为乡村种风景”案例分享,展示了校地企多方联动模式下,促成青年设计师与乡村美学需求有效链接,持续做好“美环境”“植文化”“促发展”大文章的创新实践。
早在2021年,“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大赛总决赛路演暨颁奖典礼上,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主席周武忠教授为获得一二等奖的主创设计师颁发了青年乡村设计师证书;时隔三年,“我为乡村种风景”成功入选“上海设计100+”,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上海代表处在金山吕巷设立国际乡村设计师俱乐部,并为首批入住的设计师颁发证书,必将为“三个百里”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深度融合提供国际化的创新设计平台。
周武忠和吕巷镇党委书记朱爱萍为吕巷国际乡村设计师俱乐部揭牌
据周武忠介绍,未来,国际乡村设计师俱乐部将成为乡村设计师活动交流的总部、作品展示的总部和教育培训的总部,并充分凝聚设计师群体智力优势和金山区产业优势,共同发力,以设计创新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据悉,2024“我为乡村种风景”大赛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当天还同步开展“我为乡村种风景”踏勘活动。近200名参赛青年分两条线路赴金山区枫泾镇、廊下镇进行实地踏勘,与设计需求方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当地乡土人文风情,汲取设计灵感。可以预见,今年大赛的总决赛颁奖典礼上,又将涌现一批国际青年乡村设计师。
其实,本次分会场活动所在的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就是一处很好的“乡村设计师俱乐部”。据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介绍,郊野公园以古冈身文化“沧海拾贝”为设计理念,形成了“南林北水”的总体格局,具有独特的沪尚水乡风貌。水库村内33条河流纵横密布,70余座岛屿星罗棋布,北部有“溪渠田园”,南部有“河塘聚落”,中部有“滩漾百岛”,集乡村美学、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新江南水乡田园综合体,为数字游民国际村的建设提供了能够实现工作和休闲动态平衡的全方位场景,可以让年轻人随时从大都市的繁忙工作中抽身,体验乡村文化、江南文化和乡村振兴成果,成为乡村设计师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五、总结与展望:全球视野下的乡村设计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全球设计合作与交流平台。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以“设计无界,新质生长”为主题,设立金山分会场暨“东方设计论坛”。“东方设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发起,迄今已在上海成功举办九届,本次活动聚焦大都市背景下珍稀的乡村资源,结合“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活动,探索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设计之都的城乡融合设计之路,为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深度融合探寻上海路径。活动还邀请长三角艺术与设计类高校和国内外乡村设计专家一起探索乡村设计,以“农耕文化与创新设计”为主题,积极参与“乡村记忆工程”,共同发布《乡村设计上海共识》,推动艺术与设计介入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进程。
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金山分会场不仅是一次设计与乡村发展的对话,更是推动设计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此次论坛通过结合“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活动,致力于探索设计在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之路。活动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多所高校、国内外设计专家、行业领袖及相关企业代表,围绕乡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深度融合。
本次论坛还评选出20篇优秀论文奖,将择优发表在《国际设计科学学报(英文版)》、《东方设计学报》2024年第3期。通过此次论坛,上海作为全球设计之都,再次展现了其在全球设计合作与创新中的引领地位。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设计在全球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设计将继续推动城乡融合,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创新方案。
据悉,“东方设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发起,自2015年创办以来,每年一届,聚焦设计学理,服务国计民生,迄今已成功举办9届,其中有连续7届论坛被教育部国际司批准为一般性国际会议。前九届论坛主题分别围绕设计学科建设、东方设计哲学、一带一路与东方设计、地域振兴与整体设计、东西方设计比较、生活美学与创新设计、乡村振兴与东方设计、元宇宙与创新设计、设计的科学与艺术展开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东方设计论坛已被认定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端学术会议”,实现了其原初的“国际性、学术性、专业性、前沿性、开放性高端论坛”的目标。今年又被纳入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相信东方设计论坛会越办越好,办得更加高端、务实、充满活力,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特别是青年设计学人的青睐。东方设计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学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