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页>资讯公告>新闻>乡村美学与乡村记忆 ——2024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研讨会在京举行, 签署《中华农耕文化志》编研和出版协议



乡村美学与乡村记忆

——2024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研讨会在京举行

签署《中华农耕文化志》编研和出版协议


2024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研讨会现场

11月23日下午,2024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研讨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52号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国际设计科学学会(美国)上海代表处承办。各举办单位和部分省市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相关领导、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课题研究的部分高校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主持。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代表举办单位致辞并作主旨报告。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致辞并作主旨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唐珂司长在《用美丽擦亮乡村振兴的底色》的主旨报告里阐述了阐述了乡村美学之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的农耕文化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之美,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之大美,乡村美学博大精深而又自成严整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他强调了乡村美学的生命性和群众性特征,让乡村具有美学气质,从来不是乡村美学的终极目标,美学可以化人,乡村美学的实现,可以让乡村里的人具有美学气质。产业美是基础,生活美是目的,环境美是特征,人文美是灵魂。我们应该大力推广乡村美学,以此促进乡村美丽经济发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社长沈元勤作主题报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社长沈元勤结合《新乡村主义》专著作了“新乡村主义与乡村建设”的主题报告。沈元勤介绍,周武忠教授所著的《新乡村主义——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第二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历史、理论和典型案例,总结了中国乡村在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新乡村主义是周武忠教授在大量的乡村规划建设实践基础上提炼出的设计观,其核心是乡村性,要义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是一个关于乡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概念。本书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副书记郭辉作主题报告

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副书记郭辉“中华农耕文化的记忆与传承”的主题报告。他表示,中国农业出版社长期致力于农耕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和传播工作,通过推进农耕文化典籍整理工程、加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出版、推动乡村方志出版等路径构建中国农业文化的记录与传播体系。他进一步提出《中华农耕文化志》的编纂要求:坚持当代学术原则,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智慧;坚持满足当代读者需求目标,采用融媒体方式出版;坚持数智赋能,建立中华农耕文化数据库。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荣顺作主题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荣顺在推荐《耕读中国——历史、实践与赓续传承》教材时,从落实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悟新时代农耕文明铸 魂育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担当;勇担农耕文明赓续的使命与责任,做坚定不移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自找苦吃”融入青年成长基因,构建新时代农耕文明大思政育人体系三个方面,讲述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特色。同时提到,明年也将迎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第70个生日,研究室团队致力于农耕文明的记录、整理与传播,生动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路上的 “南农担当”。 

洱源县委政策研究室综合股股长张加有作主题报告

研讨会特邀云南省洱源县介绍农耕文化转化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洱源经验。洱源县委政策研究室综合股股长、改革服务中心主任主任张加有在《“梅粮共耕”点亮彝山致富路》的报告里指出,洱源县积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经济视为实现“两山”理论的关键途径,三营镇南大坪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2.7万株古梅树资源优势,以梅树种在田埂上探索“梅粮共耕”模式,通过古梅树挂牌保护、梅果加工、梅粮共耕游、古梅树果权拍卖、承办梅花文化节、“梅王、梅后”评选等活动延伸梅产链,在传承农耕文化的同时,种植于田埂上的8049株梅树,节约了680亩土地,闯出了一条以“梅粮共耕”模式促土地高效利用、农耕文化传承引领彝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是农耕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三重进步的生动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周武忠主持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周武忠在解读《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时说到,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乡村记忆工程(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以农耕文化为实施对象,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意义重大。周武忠重点阐释乡村记忆工程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并从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构建科学保护管理机制、实施转化创新推广项目、搭建融合展示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乡村记忆工程的实施路径。

 


《中华农耕文化志》出版合作签约

研讨会上,郭辉副书记和周武忠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中华农耕文化志》编研和出版协议。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社团管理处、中国农学会体系建设处处长包书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社长沈元勤、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荣顺见证合作签约。

在以“乡村美学与乡村记忆”为主题的学术交流环节,10位学者分别就“乡村美学”和“乡村记忆”两个主题展开演讲,分别由浙江农林大学马军山教授和曲阜师范大学韩波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曲阜师范大学韩波作学术报告

韩波教授在题为《易寓艮维:艮岳的名变、易理和取象物营构》的报告中认为,在艮岳名称变化的表层逻辑之下,隐藏着其园囿景观功能和存在意义的转换及深化的进程。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艮岳景观的意匠问题,不能忽视“艮”卦的意义及其与景观构成的象征关系。从设计意匠看,艮岳已超越了单纯的赋名层面,而将象征意义植入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中。

东南大学旅游与与景观研究所郑德东作学术报告

东南大学旅游与与景观研究所所长郑德东发表了《农耕·艺术乡建·乡村人居环境——浅析营造古籍中的文化基因传承与当代新乡村主义的设计交融》的论文,农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随之产生的农耕文化与乡村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并形成了一种质朴自然、有良好自然态与共生态的半独立精神空间与生活空间。在中华营造古籍中,将这种纯朴自然的自发景观观念、象法天地的取材手段与建筑装饰布局,以及传统文人贤达融入乡里之后所注入的琴棋书画诗酒茶特有的文化意境一一记载,形成了华夏文明中颇具特色的乡村美学。

贵州大学黄桂娥作学术报告

贵州大学黄桂娥教授在《走向多功能农业的国外乡村美学经济》的报告中展示了国外乡村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美学经济手段,围绕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创意和创新的思维活化乡村地区现有资源,创造了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体来说,荷兰从农田艺术到花卉产业的链条中体现了创意之美;法国在文化复兴乡村的战略中开掘了文化之美;德国在多功能农业的走向中诠释了农耕之美;英国在乡村景观的保护利用中告诉人们景观之美所具有的资本价值;美国通过乡村节庆,给人们带来了视听盛宴和精神狂欢的美学;日本从创意活化乡村演化到艺术活化乡村的历史,始终抓住了乡村的原生和异质共生之美;韩国的乡村朝向亲和生命的道路上行走,诞生了乡土养生的美学思想。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徐媛媛作学术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徐媛媛博士在《面向乡村文旅政策创新的设计治理研究》报告中首先基于多源流理论,讨论基层乡村文旅政策变迁受到政府高阶政策、东道主意见及旅游舆情等因素的显著影响,通过构建“科层结构-政策工具-政策主体”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现阶段乡村文旅政策设计的核心特征,并从促进乡村文旅创新政策生成的两类治理节点——政策工具与政策主体出发,提出“渐进型”和“非渐进型”政策工具创新扩散以及“机构”和“群体”层面乡村文旅政策主体合作革新的设计治理路径。


南京工业大学张羽清作学术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张羽清博士在《乡村美学与乡村振兴》报告中认为,乡村美学作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分支,能够辅助乡村文化发展,实现乡村文化、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增强乡村的软硬件,极大程度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美学带动乡村全域旅游升级,优化乡村建设规划,打造农业发展品牌,创建优美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建设发起点之一。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马军山作学术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马军山教授在《以溯源旅居为动力的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模式》报告中认为,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在实践中产生、发展,渗透到各行业、阶层,并一度成为左右国家行动的文化基石。随着工业文明崛起,现代化、城市化把农耕文化系统碾压得支离破碎。通过溯源,让农耕文化系统图像逐渐清晰,遗产与遗憾都成为综保强心剂。通过旅居,农耕文化有了新的功能价值,传承保护动力更加强劲,工作轻重缓急也变得清晰。

澳门科技大学韩雅迅作学术报告

澳门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韩雅迅作了《兔神崇拜的生成、流变刍论》的发言,她说,在中国文化中,兔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性身份。其神性身份的形成源于人们将其作为天人感应的媒介或符征。古代关于兔之出现表征祥瑞和灾异的两种诠释,是兔之形象走向神坛的逻辑基础。与唯物论的认知不同,月兔崇拜符合民俗事象衍生的独特逻辑。月兔形象的架构契合了人们对于繁衍和康健的期盼,成为人们岁时崇祀的神圣存在之一。物态化的兔神是人们神圣观念与现实生活的糅合,且随时代变迁不断完成形态流变。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刘子川作学术报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子川教授在《AIGC背景下乡村非遗IP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与探索》报告中指出,AIGC已经为人类打开了认知智能的大门,也正为设计师的作品赋予天才的艺术创想。IP作为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经济资本入注文化生产的产物,文化IP的开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革新方式。乡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打造乡土文化IP,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还能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面的拓宽,将乡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赋能到乡村产业中,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开发,融合发展,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新动能。


东华大学周之澄作学术报告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周之澄博士以《农耕文化思想观念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创新》为报告题目,首先向与会嘉宾阐述了近年来农耕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随后聚焦农耕文化本体研究,从哲学内涵、价值观念、载体与时代价值等方面概述了农耕文化的内涵。同时基于对我国历史上农耕文化发展的雏形、奠基、转折、成熟、没落与变革时期思想观念特点的总结,提出农耕文化理念“以农为主”“守正创新”“克己重德”的现代价值观念,主张在现代发展语境中,应从底层逻辑、价值观念、活化思路等方面重视农耕文化,重新梳理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思路。


南通大学马程作学术报告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马程从历史上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张謇自号“啬翁”这点出发,阐述了其农本思想、农工商一体以及从小农到大农的农业思想,进而介绍了张謇二十世纪初在南通进行的建设“新新世界之雏形”的尝试,从兴办纱厂,以商促农;开设农校,教化农民;垦牧荒野,振兴农村三个方面,总结了张謇对“三农”的贡献。最后提出了张謇“啬”精神内涵对当下农村工作的启示。

唐珂司长全程认真听取每一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并做点评交流。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指导处处长周峰,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社团管理处、中国农学会体系建设处处长包书政、副处长李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李日葵、世界青商大会秘书长张忠中国县域经济50人论坛秘书长王璞等嘉宾分别就会议主题发表了看法。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早在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织开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相关研究,探索推进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内容、方法、路径等重大问题。10月9日,在第六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文化铸魂”分论坛上,课题组正式发布了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引起全国农业农村部门普遍关注。11月4日召开的农业农村部党组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好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要着力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本次研讨就是为了推进这项工程的务实之举。会议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的各项工作,共同为创造新时代新的农耕文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资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