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乡村设计师职业能力指南》团体标准编制组在无锡市民中心12号楼304会议室举行座谈会,旨在广泛征求相关专业部门意见,为《乡村设计师职业能力指南》的编制工作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依据。本次座谈会汇聚了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以及无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共同探讨乡村设计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中国农学会乡村建设分会筹备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代表编制组详细介绍了乡村设计师认证的相关情况,为会议讨论奠定了基础。周教授指出,乡村设计师作为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职业能力的规范和认证对于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关键作用。目前,乡村设计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亟需一套完善的职业能力指南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与会人员围绕乡村设计师的定位、职责、能力要求及认证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热烈且诚恳的讨论,并达成六点重要共识:
1. 设立乡村设计师的必要性:与会者一致认为,设立乡村设计师这一职业十分必要。现有的注册师在理念、方法和原理上多偏向于城镇思维,难以完全满足乡村建设的独特需求。乡村建设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专业的乡村设计师来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2. 与现有专业的区别与互补:乡村设计师应与现有的规划、建筑、结构师有所区别,更侧重于地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挖掘与体现,具备整体设计思维,强调从乡村的整体环境、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实际工作中,乡村设计师应与规划师、建筑师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乡村建设提供优质的设计方案。
3. 乡村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乡村设计内容具有综合性,涉及乡村的各个方面,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空间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等;方法则应灵活多样,注重因地制宜。同时,要高度关注产品品牌和视觉形象设计,侧重于产品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以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4. 乡村设计师的认证性质:关于乡村设计师的认证性质,大家认为,准入类体系较为复杂,在当前阶段,以职业能力认定资格类更为合适。这种方式不仅便于操作和推广,还有利于吸引更多有志于乡村建设的人才投身其中,为乡村设计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5. 乡村设计师的分级与申报条件:目前设立高、中、初三级乡村设计师是较为合适的,这样的分级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晋升。在申报条件上,应突破学历和职称的限制,向乡土能人倾斜,打通专业、职称的限制,鼓励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参与乡村建设。开放申报条件,能够引导人才向综合性乡村设计人才发展,提高乡村设计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 明确第三方认证机构:为确保乡村设计师认证工作的顺利推进,需尽快明确具有认定、发证、培训资格的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应具备专业的资质和能力,能够公正、客观地开展认证工作,为乡村设计师提供权威的认证服务,推动乡村设计师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行,为《乡村设计师职业能力指南》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乡村设计师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随着《乡村设计师职业能力指南》的完善和认证工作的推进,乡村设计师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